院系名称: | 材料工程系 |
---|---|
院系简介: | 点击此处可展开/折叠切换显示 |
系概况我系成立于2003年,位于风景秀丽的闽江之畔的福州大学怡山校区。自成立伊始,设有材料类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9月起,为了适应和满足福建省发展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亟需的大批材料生产、加工和应用方面的制造业人才,经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批准,增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406人。已先后培养16届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接近100%,并连续11次荣获至诚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每年都有多位毕业生考上国家“211”大学、“985”大学和“双一流”学科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学院考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培养毕业的学生受到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建设依托福州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化学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世界一流学科,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技术开发基地。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了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2022年4月,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学科ESI全球排名200位,排名率1.714‰。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榜单中材料学科入选A。 创办十多年来,在校、院、系各级领导、校友和广大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该系始终秉承福州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勇于拼搏的“三种精神”,遵循“明德博学,臻于至善”至诚学院院训,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紧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现状,在逐步壮大自有高水平师资的同时,不断整合福州大学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积极探索办学新思路,逐步实现本科教育科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推动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的进程,促进我省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并最终促进我省科教兴省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目前,全系师生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全力迎接国家教育部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工作。 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系现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占35.7%,副教授占5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95%,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44%。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客座讲席教授)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客座讲席教授)1名,柔性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一批国家级人才,拥有福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人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省级人才33人次。 办学特色秉承福州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勇于拼搏的“三种精神”,遵循“明德博学,臻于至善”的至诚院训,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海西经济建设紧缺的理工结合、重工程实践能力、重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现状与特点,不断整合福州大学优质的师资与自有高水平教师力量和办学条件,积极探索办学新思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届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近三年,国家、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7项,在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立项18项;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已发表论文5篇,本科生(排名前三)已获批专利5项。学院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同19家企业签署实习基地协议。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科技节、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创新,获得国家级奖8项、省级奖20余项。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已进入全国高校第94名。 我系构建了全面覆盖的丰富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性实验实践课程实现全流程精品化: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3门,线下一流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获批6门省级线上一流课程、2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3门省级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从数量到比例,在校内都名列前茅。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教改成果,“十三五”期间,获批8项国家级教改项目,26项省级教改项目,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13本教材;发表相关教研教改论文28篇,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福州大学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一等奖1项。 科研成果我系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奋斗和努力,在学术队伍建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着力构建“顶天立地”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瞄准材料学科前沿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聚焦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布局一批面向国家、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材料学应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应用领域,进一步突出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近五年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13部,授权美国发明专利5件,中国发明专利240余件,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达487篇。以福州大学为第一单位制定获批国家标准3项,承办、组织全国学术会议3次。 实验室建设目前拥有福州大学材料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怡山校区材料成型专业实验楼及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等三大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其中,怡山校区材料专业实验楼总面积近1000㎡,计划建设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实验平台、焊接成形实验平台、材料科学实验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四大平台。目前已基本完成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实验平台和焊接成形实验平台的建设,其中塑性成形实验平台包含数控加工中心、四柱液压机、全自动切割机、板料成形试验机以及铝合金拆装模具和其他塑性成形相关设备若干;焊接成形实验平台包含手工直流焊接、手工氩弧两用焊机、气体保护焊机等多种焊机以及自主研发的多功能焊架等,总价值达150余万及各种材料性能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福州大学材料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式成立于1998年11月,学院十分注重科研创新平台、科研与教学基础条件的建设。依托学院设有6个省级创新平台:下一代能源与环境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功能材料行业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生态环境功能材料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生态环境材料先进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功能材料技术开发基地。构建以基础型、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创业型实验为层次,以实验内容模块化为方式,通过资源有效整合、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院企业密切联合的材料学院实验中心。以五模块—五平台为特征的系统完善的多元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局面,明确面向本身并辐射全国材料产业群的需求,以强化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中心现有实验仪器设备300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值5200余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约50台,包括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效液相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微孔分析仪、四靶双离子溅射仪、疲劳实验机、万能试验机、同步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中心注重新的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能够从事材料微结构分析、各类材料的成分与结构分析、表面分析、热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环境质量检测和药物分析等工作。 对外交流自创办以来,坚持把与国际上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作为工作重点,以选派学术带头人等出国访问、讲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为主要沟通渠道。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努力,该系已经建立了较广泛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与国内众多知名科研机构及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外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加强与美国、英国及台湾地区的相关大学合作办学,强化“2+2”合作办学模式,以及与美国、英国及台湾地区相关大学的本科生相互游学活动。 所获荣誉近五年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2项。 该系学生多次荣获“五四红旗团委”、“先进班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先后有400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十佳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五四红旗团支部”、“志愿者工作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创新创业之星”等光荣称号。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其中在英语竞赛、高数竞赛、CAD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荣获各类各级奖项200多项。 |
|
招生专业: | 点击此处可展开/折叠切换显示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本专业面向“中国制造 2025”、高端产业制造以及海西经济发展需求,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机械、材料、电子、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等交叉学科知识为课程体系,依托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化学科学与工程学科”——福州大学材料学院一流师资和五个省级创新平台,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面向先进材料、先进成形、先进控制、先进焊接和电子封装等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升本):(查看详细专业介绍)面向“中国制造 2025”、高端产业制造以及海西经济发展需求,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机械、材料、电子、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等交叉学科知识为课程体系,依托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化学科学与工程学科”——福州大学材料学院一流师资和五个省级创新平台,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面向先进材料、先进成形、先进控制、先进焊接和电子封装等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
|
师资队伍: | 点击此处查看 |